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跨专业考建筑学研究生
建筑学考研最重要城乡规划编制四年制的就是快题这一块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手绘经验 现在开始学习快题还有机会 剩下城乡规划编制四年制的就是专业课 一定要根据学校提供的参考书目复习 内容会比较多比较杂 剩下两科英文和政治那都是统考科目 就看题主造化城乡规划编制四年制了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另外补充一点 建筑学比较排斥跨考考生 因为设计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学得会的 人家五年的熏陶不是瞎整的
有什么不知道可以追问
误读了四年制的城市规划专业,怎么办?是不是很不好?
在我看来,在学校学城乡规划编制四年制的城市规划就是让城乡规划编制四年制你明白什么是城市规划,教你一个学习城乡规划编制四年制的方法,工作之后自己努点力就行了,不用太悲观!开始两三年少要点工资不就得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理学四年制本科)?可以报考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吗?具体要求是什么?
可以报考。
(一)报考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人员需满足下列条件: 1 、专业、学历及工作时间要求
(1)下表所列学位或学历毕业人员按该表要求执行。
专业
学位或学历
从事建筑设计的 最少时间
建筑学 建筑设计
本科
及 以上 建筑学硕士或以上毕业
2 年 建筑学学士 3 年 五年制工学士或毕业 5 年 四年制工学士或毕业
7 年 专科
三年制毕业 9 年 二年制毕业 10 年 城市规划 城乡规划 建筑工程 房屋建筑工程 风景园林 建筑装饰技术 环境艺术
本科 及 以上
工学博士毕业 2 年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 6 年 五年制工学士或毕业 7 年 四年制工学士或毕业
8 年 专科 三年制毕业 10 年 二年制毕业 11 年 其它工科
本科
及 以上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 7 年 五年制工学士或毕业 8 年 四年制工学士或毕业
9 年
(2)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应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满 15 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完成民用建筑设计三级及以上项目四项全过程设计,其中二级以上项目不少于一项。
b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完成其他类型建筑设计中型及以上项目四项全过程设计,其中大型项目或特种建筑项目不少于一项。
说明:“民用建筑设计”、“其他类型建筑设计”等级的划分参见国家物价局、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通知》( [1992] 价费字 375 号)及《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1992 年修订本)》中的工程等级划分。
2 、职业实践要求
按照一级注册建筑师职业实践标准,申请报名考试人员应完成不少于 700 个单元的职业实践训练。报考人员待全部科目考试合格后,在领取资格证书时需提供本人首次报名当年的《一级注册建筑师职业实践登记手册》,以供审查。
(二)报考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人员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专业、学历及工作时间按下表要求执行。
专业 学历
从事建筑设计的 最少时间
中专
(不含 职业 中专)
建筑学(建筑设计技术)
四年制(含高中起点三年制)
毕业
5 年 建筑学(建筑设计技术)
三年制(含高中起点二年制)
毕业 7 年 相近专业
四年制(含高中起点三年制)
毕业 8 年 相近专业
三年制(含高中起点二年制)
毕业
10 年 建筑学(建筑设计技术)
三年制成人中专毕业 8 年 相近专业
三年制成人中专毕业
10 年 大专 建筑学(建筑设计)
毕业 3 年 相近专业
毕业
4 年 本科
及以上 建筑学 大学本科(含以上)毕业 2 年 相近专业
大学本科(含以上)毕业
3 年
(1)“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为城市规划、建筑工程、环境艺术;大专为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装饰技术、房屋建筑工程、环境艺术;中专为建筑装饰、城镇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村镇建设。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建设部令第167号),本表本科及以上和大专的相近专业中加入了“环境艺术”。 2 、具有助理建筑师、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含3年)以上的人员。
3 、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应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满 13 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1)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 , 完成民用建筑设计四级及以上项目四项全过程设计,其中三级以上项目不少于一项。
(2)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 , 完成其他类型建筑设计小型及以上项目四项全过程设计,其中中型项目不少于一项。
(三)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居民,可按照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有关要求,申请参加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香港、澳门居民在全部科目考试合格领取资格证书时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以及相应专业机构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的证明。报考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人员还须提供《一级注册建筑师职业实践登记手册》。
(四)符合报名条件的台湾地区居民,可按照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关于台湾地区居
民参加全国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注建〔2007〕2号)有关要求,申请参加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如下:
1、报名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获得教育部承认的高等学校五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或五年制建筑学学历及以上学历、学位。
(2)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最少时间为:五年制建筑学本科毕业需5年;五年制建筑学学士需3年;建筑学硕士及以上需2年。
(3)职业实践要求:满足《一级注册建筑师职业实践登记手册》的有关要求,《一级注册建筑师职业实践登记手册》的使用说明见附件3。
2、报名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获得教育部承认的高等学校建筑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最少时间为:建筑学专科毕业需3年;建筑学本科及以上学位或学历需2年。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多少年
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30)
[日期:2007-08-24]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连云港市城建档案信息网
纲要下载
修编背景
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宏观形势、江苏省宏观政策的战略转变城乡规划编制四年制,特别是国家和省对连云港市提出更高的定位城乡规划编制四年制,已经对连云港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上版城市总体规划与社目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已不相适应。为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的统筹、协调与引导作用,促进区域城镇合理、健康发展,特进行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修编依据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以及国家、江苏省、连云港市其他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而制定。
城市规划区范围:临洪河及蔷薇河以东,烧香河以西,板浦镇以北,以及东部近海部分浅滩海域, 总面积为705.94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的基本原则为:
(1)区域协调发展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3)生态型发展原则;(4)节约型发展原则;(5)以人为本的原则;(6)近远结合的原则。
本次规划的基本理念包括:1、发展优先理念;2、秩序优先理念;3、生态优先理念;4、管理优先理念。
城市性质:我国沿海中部重要的国际性海港工业城市,江苏省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的滨海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1、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结点与区域中心城市; 2、中国中部沿海的国际性干线大港; 3、江苏省沿海开发重要支点与临港产业基地;4、山海相拥、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城市;5、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居城市。
城市规模:
本次规划预计至2030年连云港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5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50万平方公里左右。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190万人,用地规模190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的策略:
1、港口立市、以港带工;2、做大做强中心城市;3、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营造滨海生态宜居城市。6、探索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1)市域空间主框架:“一体两翼”
一体:包括连云港市区(由新海城区、连云城区、滨海新城、国际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宋跳-大浦产业园区等组成)及沿东陇海铁路西进直至东海县城区域;
“两翼”:“一体”南北两侧的滨海区域。
(2)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心三轴”
“一心”:连云港都市核心区,范围包括以滨海新城为核心,由新海城区、连云城区和赣榆县城(青口镇)构成的区域。
“三轴”:指沿海城镇发展轴、东陇海城镇发展轴、宁连城镇发展轴。
(3)三极拉动:通过新海城区的西向拉动、赣榆县城的北向拉动、连云城区的南向拉动,统筹四县区域发展。
市域人口及城市化率:
本次规划预测连云港市域总人口在2015年达到523万,2030年达到633万人。
城市化率2015年达到60%,2030年达到75%。
城镇人口2015年达到314万,2030年达到475万。
产业发展与布局:两带一心两区
(1)沿海产业带:沿海临港型重化工业为主,壮大以石化产业、重型装备制造产业、能源工业产业、物流产业为主导的临港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滨海旅游业。
(2)东陇海产业带:资源加工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医药制造业、硅资源加工等新材料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
(3)一心(滨海新城):现代服务业为主,通过生产 *** 业务配套区(包括综合物流区、电信电力、银行保险、广告金融服务、信息处理、大众传播、医疗保健、商业咨询、人才培养等)和消费 *** 业配套区(包括文教体育、展览、会馆、宾馆、餐饮、休闲娱乐等)的建设,成为国际性商务商贸中心。
(4)两区(北部、南部郊县产业区):重点发展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业等。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
(1)城市支持乡村;(2)工业反哺农业;(3)合理推进城镇化;(4)保护生态环境。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目标定位:“山海相拥知名旅游城市”
着力塑造“神奇浪漫之都、灵秀宝地连云港”城市旅游形象。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由“带状组团城市”到“组群 *** 城市”
中心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寻求“山、海、城、河”完美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意向,塑造具有明显文化特征和现代城市气息的滨海宜居城市。
景观系统结构:“三轴共生(山之轴、海之轴和城之轴),文化交融;绿网楔嵌,山海明珠”。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1)分离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2)整合区域综合交通体系;(3)建设大型交通设施引导产业发展。
连云港港口发展目标
2010年总吞吐量达到12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00万TEU;2020年总吞吐量达到19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TEU;2030年总吞吐量达到30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TEU。
城乡公路系统规划
由国省干线、一般干线形成连云港市主要公路运输通道,构成连云港市“两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和“五纵五横”快速干线网络,承担起连云港市区域交通的主要功能。
内河运输系统规划
连云港市航道网由“二纵三横”干线、联络干线、重要支线航道、五大节点组成。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总体目标
坚持城市建设基础先行,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与全市总体发展战略格局和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满足各种需求、适度超前、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尽量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可能性,确保快速发展的需求。
近期基本消除“瓶颈”性制约因素;中期实现与经济社会平衡发展;远期加大项目储备,力争适度超前。
综合防灾规划
加强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抗御较大灾害的能力。构建综合防灾减灾应急体系,提升应急反映和救援能力。全面提高防灾抗灾整体水平,达到遇中小灾基本不受影响,遇大灾能够短期恢复。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建设三大体系、构筑三道屏障。创建一流生态城市,把连云港建设成“城外阡陌纵横,山水环绕;城内林木森森,海波逐港”的现代化山海城市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