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和应用(一次分享交流会的记录)
声明:内容来源于一个老领导的分享交流,聆听之后略作整理以表敬意,整理过程当中遗漏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文中所述不代表任何观点。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倾斜摄影技术优势或者说最吸引用户的,就是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可以全自动、高效率、高精度、高精细的构建地表全要素三维模型。
》题目中“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和应用”有四重含义:一是无人机,二是倾斜摄影,三是三维建模,四是三维模型应用。
》上述四个方面是倾斜摄影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需要对每个方面都进行必要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倾斜摄影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影像质量(影像地面分辨率和影像清晰度),二是照片数量(对同一区域的照片覆盖度)。
》从实际建模效果来看,要想获得完整清晰、可供高精度量测的三维模型,建筑区倾斜影像的分辨率要达到2~3厘米、一般地区要达到5~6厘米,照片的平均覆盖度要达到30度重叠以上。(注:这里可能只是项目当中的一些感悟总结,具体精度视项目需求而定)
》因此,多旋翼无人机是进行建筑区倾斜摄影的首选,一般地区的倾斜摄影则可选择小型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先后调研、参与研制和使用了多款多旋翼无人机。四旋翼无人机因载荷指标不够,可靠性极差,不满足应用需求;六旋翼无人机在高频次飞行作业时,经常出现非人为因素的故障,导致坠机或损坏,可靠性不 够;八旋翼无人机有一定的动力冗余和飞行可靠性,可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持续性,推荐使用。
》八旋翼无人机的起飞重量应小于7公斤,作业续航时间20分钟,使用远景双镜头摆动式倾斜摄影相机,每架次飞行可获取有效面积0.3平方公里2厘米分辨率的照片约900张。
(注:飞机的选择和使用没有绝对,更多的是根据具体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工具而已)
》倾斜摄影飞行对固定翼无人机的基本要求是低空飞行、低速巡航、转弯半径小、操作便利、就近起降等。
》使用油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常规航空摄影,虽然飞行效率和性能都不错,但使用和保养要求高,价格也居高不下。
》近两年市场上推出的电动/混合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无论是易用程度、单机价格、技术性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使倾斜摄影技术可以在较大面积的三维建模方面发挥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倾斜摄影飞 行的作业效率。
》考虑到操作便利、维修简便、方便运输、单机价格等综合因素,推荐使用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来进行一般地区的倾斜摄影飞行。
》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有效载荷1~2公斤,续航时间60~90分钟,相对飞行高度300米左右,影像地面分辨率5厘米。(视具体机型而定)
》固定式五镜头倾斜摄影相机是目前在无人机倾斜摄影中普遍使用的设备之一,它延续的是原来用在有人驾驶飞机上使用的传统的五相机结构。
》但对为什么一定要同时用五台相机进行倾斜摄影的原理和技术却鲜有研究,只能说“别人都是这么做的,一定有他的道理,我照着干就是了”。
》为了探究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对照片方位和数量的要求,我们分别采用1台和2台相机,对同一区域采用多次飞行、交叉飞行的方法,模拟五镜头相机的方式,分别获取下视、前视、后视、左视、右视的影像,并以不 同组合分别进行了三维建模试验
》用不同数量相机模拟五相机结构进行倾斜摄影试验的主要结论如下:
1)建模效果与相机数量无关,但与照片数量和相邻航线飞行的间隔时间相关;
2)下视相机不是必须的,因为真正射影像是由三维模型的正投影生成。下视相机的作用与其它方位相机的作用相似;
3)倾斜相机的角度在20~30度之间较为合适。45度倾斜角安置的相机的照片边缘的分别率过低;
4)采用双相机、三相位摆动结构的倾斜摄影系统综合性价比最优。
》双镜头摆动式倾斜摄影系统仅用两台相机就达到了固定式五镜头相机的效果,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维修使用方便,是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首选。
》航天远景公司的超轻型双镜头二维摆动式倾斜摄影系统,由2个微单相机和1个二维摆动式云台构成,总重量1.2公斤。
》相机感光传感器的尺寸不应小于APS-C,像素数量大于2400万。
》如使用多旋翼无人机和双镜头摆动式倾斜摄影系统进行建筑区2厘米分辨率的倾斜摄影,航线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航摄分区尽量为矩形,航线沿矩形区域长边方向敷设,实际飞行范围应超出任务范围1个航高,分区内地形高差小于1/2航高;
2)航线数量为双数且不少于6条,单航线最大长度按多旋翼无人机有效续航里程的40%计算;
3)相对航高平均按100米设计,当航摄分区内有超过30米的建筑物时,最小相对航高应按100米加上建筑物高度计算;
4)航向重叠度大于75%,旁向重叠度大于40%。(注:视相机参数和具体环境而定)
》如使用双相机和固定翼无人机对普通地区进行5厘米分辨率的倾斜摄影,航线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航摄分区尽量为矩形,沿矩形区域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分别敷设航线,呈格网状(按十字交叉飞行),实际飞行范围应超出任务范围1个航高,分区内地形高差小于1/2航高;
2)航线数量应为双数且不少于6条,单航线最大长度按无人机有效续航里程的40%设计,最大长度不超过5500米;
3)相对航高平均按300米设计,最小相对航高应高于摄区内容其他构筑物100米以上;
4)航向重叠度大于75%,旁向重叠度大于40%。(注:视相机参数和具体环境而定)
》每个航摄分区应统一进行航线设计,用在同一航线设计文件中删除多余航线的方法确定每架次的飞行参数文件。
》外出作业至少应配备10组电池,或配置便携式发电机现场充电,以提高作业效率。
》无人机起降场地应尽量靠近摄区,以减少无效飞行距离。
》作业小组123配置:1辆SUV汽车,2架多旋翼无人机,3名成员(地勤、飞手、助理)。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建模精度与影像分辨率直接相关,一般为1:3左右。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平面量测精度和相对高程量测精度基本一致。
》如果影像分辨率为2厘米,则三维模型的建模精度一般为5~10厘米,相应的量测精度也达到10厘米以内,与外业实测点的精度相当,远高于1:500地形图的精度。
》如果影像分辨率为5厘米,则三维模型的建模精度一般为15~20厘米,相应的量测精度也达到20厘米以内,高于1:1000地形图的精度。
》无人机和各类小型倾斜摄影系统的涌现,使得倾斜影像数据的获取变得非常便捷。数据获取的瓶颈已经破解,成本也将逐步降低。。
》计算机集群、GPU、倾斜影像三维建模软件技术的进步,使得三维建模的效率将大幅提升。
》仅就目前情况来看,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工作所涉及的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计算机集群、三维建模软件等,已可以满足批量化倾斜影像获取和三维建模处理工作的要求,基本具备了工程化和规模化的条件。
》倾斜摄影技术及其无人机作业方法日渐成形,使得对现实世界的全要素三维重建变得高效可行。
》倾斜摄影目前在测绘领域的主要用途是快速建立精细的地表三维模型,可以替代传统的手工建模和“倾斜影像+激光扫描”的建模方法。
》不宜将倾斜摄影技术与传统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简单对比,特别是不要就技术的优劣进行争论,因为两者是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方式、为不同的用途在做研究,仅仅是在目标三维模型的重建这一成果点上有些重合而已
》倾斜摄影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
》倾斜摄影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可以看成是在两条路上跑的车队,只是现在恰好在某处立交桥碰上了,但其实两者的目的地是不同的,使用的车辆也是不同的。
》不需要人工观测,就能得到精细的三维模型和测量结果,这才是倾斜摄影技术“最致命”的优点。而这一点正是摄影测量几十年来苦苦追求的目标。
》倾斜摄影所构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替代航空摄影测量中的人工观测,实现更高精度、更快速度的自动建模和智能测图。
》伴随着这些变革,必然会对现有的技术、产品、市场、用户、应用、商业模式等带来冲击和变化。
》不要以传统摄影测量方法和标准来衡量倾斜摄影技术和成果,唯一可行的方法应该是用成果进行对比和检测。
》倾斜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不仅仅使得空间信息从二维延伸到三维,更重要的是会给测绘领域带来变革,也必将催生行业应用的变革。
》倾斜摄影所构建的三维模型及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将成为行业应用的基础空间信息支撑。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将是今后一种普遍采用的三维建模和测绘方法,是测绘领域里的颠覆式创新模式。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全民测绘,按需测绘,动态测绘”成为可能。
》不宜过分强调和追求无人机平台的可靠性,重要的是要考虑无人机及倾斜摄影系统作为数据采集工具的性价比,应该使用简单、维修便捷、易于携带、价格便宜。
》事实上,只要是无人机,迟早都会掉下来。如果“炸鸡”的代价是一辆奔驰车,无论是单位还是飞手,都不愿意承担这样的损失。
》我们希望符合规模化作业要求的“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的市场价格在10万元以内。希望无人机厂商和倾斜摄影系统厂商能在结构、工艺、零配件、成本等方面有所突破。
》传统摄影测量与倾斜摄影技术是一个二维与三维博弈、最终三维将胜出的博弈过程。目前倾斜摄影还停留在推广阶段,主要是受限于当下的应用点以及行业规范。
》倾斜摄影技术和成果并不完善,还在不断试验和演进中,传统的工作流程和产品交付标准,也不是一年两年能改变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对用户而言,使用倾斜摄影技术,不要指望他能给节省费用,反而可能需要额外的投入。你做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花点学习成本,后面就有基础了;你不做也没关系,总是有人要落伍的,也总是有企业要落 伍的。
》数据、平台、服务是未来地理信息行业的三大主要内容,其趋势是数据生产的集约化和应用服务的集成化。
》数据内容将从二维平面扩展到“地上-地下,室内-室外”一体化的三维空间,并增加时间维度。
》谁掌握三维全要素数据,谁就占据三维行业制高点。
》具有精细化、可量测、真实感、高精度、对象化、更新快、定制化的三维地理信息,将成为行业应用和公众服务的基础支撑。
》在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时代,全息三维将是地理信息产业服务于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的有力武器。
》就倾斜摄影技术应用而言,大家都是新手,无知者无畏,高低之差主要在思路、实践和经验。
》在倾斜摄影技术方面,专家比我们多的是背景知识,高手比我们能的是实际经验,而做出成果才是王道。
》倾斜摄影只是一种摄影方法,重要的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足够数量和有足够重叠度的倾斜影像实现了三维重建,因而就形成了倾斜摄影技术或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就用户而言,关注点应放在已经得到的三维模型上,而不必过多关心其背后的获取设备和技术细节。
》没有国产工程化的倾斜影像三维建模集群处理软件。
》缺少国产的对OSGB等三维数据直接进行批量化生产编辑的软件(国外也没有)。
》缺少对三维数据智能进行批量对象化处理的软件工具。
》海量倾斜影像三维模型的存储、管理、发布、应用等存在不少技术难点。
》多数用户的应用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接受和使用倾斜摄影所生成的三维模型。
》因此,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也被贴上了“中看不中用”的标签。
三维地质建模的简介
三维地质建模(Three-dimensionalgeological modeling )是一个基于数据/ 信息分析,合成的学科,或者说是一个整合各种学科的学科。这样建立的地质模型汇总了各种信息和解释结果。所以是否了解各种输入数据/ 信息的优势和不足是合理整合这些数据的关键。我们的储层一般都会有多尺度上的非均质性和连续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不可能直接测量到所有的这些细节。
那么借助于地质统计技术来生成比较真实的,代表我们对储层非均质性和连续性的认识的模型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研究储层的手段。同一套数据可以生成很多相似的但是又不同的模型,这些模型就是随机(stochastic)的。
那么什么是地质模型呢?地质模型是一个三维网格体。这些网格建立在surface,断层和层位的基础之上。它决定了储层的构造和几何形态。网格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有一系列属性,比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等。一般来说,节点的尺度为200英尺×200英尺×1英尺。不过具体的模型节点尺度要取决于油田的大小,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的尺度以及模型的商业用途。不同情况下建立的地质模型节点尺度会有很大差别。地质模型的建立可以细分为三步:建立模型框架,建立岩相模型,建立岩石物性模型。
测绘需要三维建模么
测绘已经开始运用机载激光雷达、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仪器进行地面点位(包括地物和地貌,比如:建筑区、雕塑、矿区等)采集,建立地面三维模型。
数字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三维模型建立、乐山大佛的三维模型建立等工作,都是测绘人员主导和参与下完成的。
在近景摄影测量、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等领域,照片已经开始用于地面的三维建模,建立DTM等。
很多测绘类专业的硕士博士论文是有关于小区、校园等区域的三维建模研究的。
三维建模师证书含金量
三维建模师证书含金量非常高。三维建模师证书含金量非常高,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三维建模师就学术而言,职称ProfessionalTitle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
三维建模的特点
三维建模称为3D建模,就是借助三维制作软件,通过虚拟的三维空间构建具有三维数据的模型。它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术语,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三维建模技术在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维建模离不开三维制作软件,常用的三维软件有SolidWorks、Pro/E、UG、Creo和Bentley软件等,各个软件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优势也有不足的地方。
面对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三维软件,应用者要从适合自己产品特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等多方面来考虑具体选择何种软件。
三维模型是什么?3D建模都有什么用处?
三维模型经常用三维建模工具这种专门的软件生成,但是也可以用其它方法生成。作为点和其它信息 *** 的数据,三维模型可以手工生成,也可以按照一定的算法生成。
尽管通常按照虚拟的方式存在于计算机或者计算机文件中,但是在纸上描述的类似模型也可以认为是三维模型。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事物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任何事物都是立体的、三维的。如果不参与物体的构造工作,通常不会去考虑物体之间应该怎样组织,以及制造它们都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技术。
一旦需要在计算机中制作一个三维的物体,那么就必须在很多默认规定的基础上来完成一系列的诸如测量、构图和定序等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创建三维物体的形体,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建模过程。
应用
三维模型广泛用任何使用三维图形的地方。实际上,它们的应用早于个人电脑上三维图形的流行。许多计算机游戏使用预先渲染的三维模型图像作为sprite用于实时计算机渲染。
三维模型已经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
三维模型本身是不可见的,可以根据简单的线框在不同细节层次渲染的或者用不同方法进行明暗描绘(shaded)。
但是,许多三维模型使用纹理进行覆盖,将纹理排列放到三维模型上的过程称作纹理映射。纹理就是一个图像,但是它可以让模型更加细致并且看起来更加真实。
例如,一个人的三维模型如果带有皮肤与服装的纹理那么看起来就比简单的单色模型或者是线框模型更加真实。
除了纹理之外,其它一些效果也可以用于三维模型以增加真实感。例如,可以调整曲面法线以实现它们的照亮效果,一些曲面可以使用凸凹纹理映射方法以及其它一些立体渲染的技巧。
三维模型经常做成动画,例如,在故事片电影以及计算机与视频游戏中大量地应用三维模型。 如果你一直以来都对3d游戏建模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到这个游戏建模教程学习企-鹅圈:它开头的数字是:684,在中间的是:763,位于尾部的数字是:871 ,把以上三组数字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即可。3d建模新手小白学习工具入门教程。3Dmax、Zbrush、Maya次世代游戏动漫建模软件教学,从零基础萌新到实操探索,手把手教会你3D游戏建模
它们可以在三维建模工具中使用或者单独使用。
为了容易形成动画,通常在模型中加入一些额外的数据,例如,一些人类或者动物的三维模型中有完整的骨骼系统,这样运动时看起来会更加真实,并且可以通过关节与骨骼控制运动。
特点
更多内容推荐【 次世代3D游戏建模工具教程分享企鹅圈:684763871 】 :
开发 3D游戏,游戏建模工作需要掌握什么软件?
游戏建模行业的前景如何?毕业学游戏建模晚吗?
零基础如何学习3D建模?能学会就业吗?
3D建模师要学历吗?看你有没有达到最低要求
入行3D建模你还要学会美术?绘画?他在图你的钱啊
影视3D建模和游戏3D建模差异,哪个更有前景?
游戏建模师工作流程是什么?正确的学习方向以及方法
3D建模师会因为年龄大而失业吗?答案过于心酸
CAMTASIA_STUDIO_MEDIABIN_MEDIA_FORMAT*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短视频音乐\X-Ray Dog - Final Hour.mp3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