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丰图科技值得去吗
值得。五险一金还有各种劳保福利以及高温补贴,最低达到了五万余元。工资非常丰厚,实习的一般六个举弊镇月,实习工资1000多的,2000元的都有。转正以后大正粗约平均一个月到手4000元。如果是中层财务岗,年薪会达到30k左右工资待遇非常好。丰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前身为顺丰科技地理信息研发中心,是顺丰集团内部孵化的一家专注于地图领域的科技公司,于2018年12月开始独立运营。丰图以GIS技术为核心,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致力于构建面向AI时代的智能位置操作系统,为政府卜睁、企业与公众提供最值得信赖的位置决策服务。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高德地图最大的客户
日活破1亿,同样是地图高德为何如此优秀?
景辰本人不仅是路痴,到新城市之后还分不清方向,2014年初到北京,研究生宿舍窗户是朝东的,但是景辰总是认为那是北,所以每天早晨太阳都是从北边升起,时间长了,这倒也见怪不怪了。
更要命的是出门,北京的交通线路交错纵横,地兄码铁公交穿插分布,想要到一个新的目的地,需要问路多次才能到达,极大的增加了出行的时间成本。后来就在朋友的推荐下使用了高德地图,从颂知此便爱不释手,每当出门都是先用高德地图搜索线路,而且还能根据路上的情况预估出行时间,这大大方便了作为路痴的出行,现在出门开车依然是用高德地图进行导航避开拥堵路段,可以说,是高德拯救了我这路痴的出行。
10月1日晚间,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发布内部信宣布:10月1日19点58分,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数(以下简称DAU)突破1亿大关,成为国内首个DAU过亿的出行平台。
每年十一都是高德地图的“101”尖峰时刻,因为十一出游人数众多,而大多数人到了新的地方,会和景辰一样成为一个路痴,靠问路的方式寻找目的地有各种问题,大城市还好,一些边远地区还会面临口音问题,现在有了高德地图,手机一点,从定位点到目的地,各种推荐线路一秒即出,方便快捷。
高德自有底层地图数据
国内做地图的有很多,除了高德地图之外,像是百度地图、腾讯地图、搜狗地图等等,不胜枚举,虽然做地图的多,但是有核心优势的少。
中国的地图测绘资质控制非常严格,因为测绘工作涉及国家机密,因此只有位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具有该资质,而成立于2002年的高德就是拥有甲级地图测绘资质的公司之一,所以说从最开始高德就拥有自己的底层地图数据资源。
高德的底层地图数据资源不仅是自己使用,还同时为腾讯地图提供数据服务,也就是说腾讯地图最初的底层地图数据是来自高德;而百度地图和搜狗地图则是使用了成立时间更早的四维图新的地图数据。
四维图新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车联网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地理位置相关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他并不直接面向C端用户提供服务,而是选择向B端客户提供地图数据服务。
和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友商相比,高德地图自有地图制图人员是高德地图区别于其他友商的最大不同,在2014年的时候高德就有700多专业的地图制图人员了,这也是高德保障了底层数据无忧的关野尘消键。
在2014年,高德地图加入到阿里巴巴的阵营,失去了高德地图的腾讯地图则是直接入股了四维图新,而一直和四维图新有数据合作的百度眼见失去了四维图新,只好拥抱了同样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公司长地万方,自此,在底层数据层面上可以说BAT三家公司再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专注于地图产品,服务用户核心需求
在用户体验上,最初的时候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是地图界的佼佼者,腾讯地图慢慢的就失去了优势,而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在地图行业老大老二的争论一直是一笔糊涂账,因为引用的数据来源不同,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一直难分伯仲。
时任高德地图CEO的俞永福当机立断,停止老大老二的口水战,专注于地图产品,提供能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如果不服,请友商允许第三方机构嵌入代码监测验证,高德奉陪。
说白了就是让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开发一个SDK让App接入以实现更准确地统计产品的真实情况,然而这样的统计做法受到许多App的 *** ,理由均是不希望自家核心业务数据被别人掌握,事实如何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从2014年加入到阿里以来,高德一直专注聚焦在用户体验的提升,夯实地基并勇于创新。高德从来没有宣布过超过百度地图,最多也只是强调活跃用户增长比对手更快。这次高德高调公布日活过亿,也正是宣告今天的高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地关系大数据平台,覆盖了中国交通出行行业的完整生态;也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这种自信得益于高德对地图业务专注度的把控。
2014年阿里完成对高德地图的整体收购以后,高德对业务进行了重新调整,逆势砍掉O2O业务,实现汽车和手机的地图引擎合二为一,研发智能驾驶,又重新整合各项出行服务。尤其是2014年7月到2015年3月期间,高德砍掉了大量功能,更是放弃O2O,专注于地图服务。
这一决定让高德战略更加清晰专注,用户规模迅速增长。而同一时期由于百度地图深陷O2O泥潭,高德地图迅速反超对手,成为行业第一,团队士气获得明显提升,从此踏入高速行驶的互联网跑道。
其实,制定这一调整是需要巨大决心的。毕竟O2O在当年如火如荼,百度就将地图放在了O2O流量入口的位置上,接入打车、餐饮、住宿等应用,利用百度地图的巨大流量为其他业务导流。但高德认为,那个时候的O2O是一种生活电子商务,做O2O的都是从商户角度出发,反而会忽视用户需求,因此高德向马云申请了高德三年不盈利的口谕,然后就毅然决然的砍掉了O2O的业务。
那年十一的“101攻坚”让高德团队看到,将用户需求提炼出来后,地图产品其实只有位置服务和出行服务这两个需求。
用核心技术解决用户出行的痛点问题
2013年高德地图尚未退市之前,百度地图导航宣布永久免费是地图导航软件进入免费时代标志性事件,这也是互联网玩家进军传统行业并通过免费模式颠覆传统行业的经典案例,这时候百度地图的领先者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而2014年请到了马云高德地图三年内不进行任何商业化口谕后的高德地图,比免费模式更进了一步,这样既可以聚焦于产品和数据,也可以将体验做到极致。
2015年,专注于地图业务的高德再次制定了“一个高德,一云多屏”战略:即让手机、电脑、汽车诸多需要使用地图的平台使用一套核心引擎,数据、技术和运营都是同步的。
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必须融合。“一个高德”是这次战略调整的核心。
时任高德CEO的俞永福曾用足球阵型形容当时的业务布局:两个前锋,一个中场。左前锋是手机应用,右前锋是汽车应用,中场是数据。手机和汽车用的是两套系统,无论是研发还是硬件体系都有差异。
汽车不用考虑功耗,器件性能远高于手机;汽车业务是to B的,手机业务是to C的;汽车用的是离线数据引擎,手机用的是在线数据引擎。高德决定要做一个新的一体化引擎,将离线数据引擎升级为在线数据引擎,这一次大研发的内部代码是“AE8”。
经过2015年上半年的评估,高德的研发人员在下半年停下了其他工作,集中投入AE8新引擎的研发,前后大概用了一年左右时间。俞永福说这个决定是“咬着后槽牙”做的,因为要停掉很多其他研发工作。他将引擎比作发动机,将在此之上的应用比作装修,他认为只有有了好的发动机,上面的装修才能顺利进行,单搞装修没有意义。
此举让高德地图可以从手机地图顺畅切入到车联网这一增量市场,并且让两者产生联动共振效应,现在高德地图已在为全球30余家车厂提供包括地图数据、导航引擎、交通信息在内的相关服务。
基于地图可以做许多事情,但高德地图只有一个目标,即专注于位置和出行本身,在汽车领域则专注于驾驶导航,并拓展到公交导航、景区导游等等。说白了,就是守好地图的根基业务,没有去做O2O、车载娱乐等地图周边业务。尽管未来高德地图可能会做,但现在却选择了聚焦。
除了“一个高德”、“一个目标”之外,高德地图在战略上还明确要做四大标配:用户、应用、汽车和交警,分别对应到四个核心场景:用户是消费端市场实现高德 In Hand,应用是开发者市场实现高德Inside,汽车是增量市场实现高德In Car,交警则实现了与交通部门的深度合作进而对数据众包等战略实现反哺,实现高德In Government。这是地图导航和位置最核心的四大基础场景。
高精地图行业“诸侯混战”,初创公司出路在哪?
从四维图新在2001年第一家拿到测绘资质至今,国内有22家企业拿到了高精地图测绘资质。这些获得资质的企业里面,不只有传统图商,也有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初创型企业,如Momenta、宽凳、晶众等,最新入局的还有华为、顺丰和京东物流等。这一赛道早已陷入各方混战,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和玩法。
在这一赛道里,有些巨头已经实现了量产和商业化落地,比如高德和四维图新;有些积累了大量数据,形成了坚固的护城河。巨头们有人、有钱、有资源,不断抢占市场份额,留给初创公司的机会似乎不多了。那么在巨头环绕下,初创公司应该如何突围呢?
传统图商、科技巨头各自占山为王
2011-2014年,互联网巨头开始进入电子导航地图市场。百度率先出招,于2011年4月推出百度地图手机版,2013年收购图商道道通;阿里在2014年4月收购高德;仅乱迹州1个月后,腾讯以11.7亿入股四维图新,并在同年收购科菱航睿。
在图商频繁被收购的2014年,伴随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出现的高精地图开始萌发,科技公司、传统图商纷纷入局高精地图,不断提升相关产品和服务,扩大“朋友圈”。
高德是国内首家实现高精地图商业化的公司。2019年高德地图宣布以“成本价”向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高精地图,平均每辆车年费不超过100元。高德建立了自主采集的高精地图UGC体系及自动化数据生产模型,同时基于阿里生态的物流配送、车路协同、城市大脑等业务实现高精地图的数据更新。
图片来源:高德地图
四维图新在2019年初与宝马中国签署自动驾驶地图及相关服务许可协议,将为宝马L3以上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地图产品及服务,这是国内首个用于L3+自动驾驶系统的高精地图量产订单,也意味着四维图新高精地图已经开始走向量产。四维图新自主研发了专业采集车,已掌握数据采集、制图、众包更新以及快速迭代的自动驾驶地图完整解决方案。同时,四维图新还自主研发了FastMap生产平台,应用图像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推进地图数据的采集和更新。
百度与数家车企签署高精地图的商业化定制项目,包括北汽、现代、长城、比亚迪等。目前,百度高精地图自动化程度已超90%,哗蔽算法识别率达98%以上。百度的优势在于自主研发了一套完备的高精地图产品制作、生产、发布以及更新流程。基于Apollo开放平台,百度拥有高精度地图软硬件设备的自研及自主可控能力,在采集车辆和软件计算平台方面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据腾讯官方表示,目前其已积累了超百万公里的道路测试数据,超500万的各类标注样本数据,已经完成了全国高速和快速路的高精地图数据生产。相比于阿里高德,腾讯自有完整的自动驾驶方案,这使得其高精地图可实时快速地在腾讯自动驾驶汽车及仿真系统上及时检测高精度州蠢的精准性及误差问题。
图片来源:四维图新
初创公司如何破局?
2016年前后,国内外一批高精地图初创公司涌现。
相对于巨头公司,初创公司面临着成本、资源短缺的压力,商业化速度也较慢。想要获得突破,需要扬长避短,抓住巨头无法切入的市场机会。
首先,不同于在导航地图深耕多年的传统图商,因每辆地图采集车高达数百万,成本较高,所以初创公司多采用众包模式,或和整车厂、出行服务商合作,类似于UGC模式。
其次,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路线,初创企业可建立自己的技术能力。比如在高精地图的采集方法上,为了节省成本,Wayz.ai、宽凳科技等采取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纯视觉方案。相较于巨头公司的激光雷达方案,纯视觉方案以摄像头为采集工具,成本大大降低。
虽然摄像头在精度上不如激光雷达,但长期来看,利用众包的方案,与物流车队合作,视觉传感器可以通过多次拍摄积累数据,整体精度的提升将可能会超过激光雷达。
另一方面,纯视觉方案的更新频率要比激光雷达方案的高。目前巨头公司的地图更新频率是全国城市季度更新,部分城市月度更新。但是采用纯视觉方案的初创公司可以做到十分钟级别的实时更新,甚至在未来可以达到分钟级别的更新频率。
“地图采集的精度是一方面,更新速度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一位高精地图创业者向盖世汽车表示。
虽然巨头们有钱有资源,但是在与车厂的合作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了解不难发现,巨头们身后或多或少都有BAT的身影,比如高德背后有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有自己的高精地图团队,但是这会让车厂们心生顾虑。
在更新地图时,车身上的数据很重要,会帮助高精地图实现升级。但是在与BAT合作时,车厂们并不是很愿意将数据分享出去,因为他们觉得“BAT是竞争对手。“
这也给了初创公司机会。车厂们往往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高精地图厂商合作,另一方面投资初创公司,掌握高精地图技术。例如上汽在在国内外分别投资了中海庭、晶众地图、Civil Maps、Deepmap等初创企业。
此外,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主机厂,都会面临商业化问题。传统图商做高精地图,其模式通常是与主机厂合作。但是初创公司中有一些本身就是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可以做到自产自销。
以四维图新为例,其主要客户是汽车厂商。也就是说只有在汽车被出售的时候,公司才能卖出产品。近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低迷,需求端下降严重,也影响着其收益。
虽然四维图新已经拿到了世界首份L3以上自动驾驶车辆的高精度地图订单,但该款车在2021年夏天才会上市,销量无法预估。智能技术时代与导航地图时代不同,涉及到生态系统安全,门槛更高,主机厂会更严苛。
但是在初创公司中,例如Momenta,不仅是地图技术的提供方,同时也是地图的使用者。通过将自产的高精地图应用于自研的L3及L4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对高精地图的信息精度重新定义;同时依据下游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完善高精地图的精度和更新要求。
配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初创公司还可以在支持大量地图数据快速更新计算的深度学习和车规级计算芯片、设备、ECU上发展。同时提供实现多功能的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或许也是初创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
盖世小结: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将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到2025年,自动驾驶车辆会达到367万台的数量。高精地图的需求量也会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而陡增,预计2025年国内高精地图将近达到80亿元,2026年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突破100亿元。而目前通过测绘资质的只有22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虽然巨头盘踞,但是也给初创公司留有空间,初创公司应该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强合作,形成各自优势,加速推进自身业务的商业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