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测绘资质申请的较为具体的过程是什么?
贯标集团为您解答: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测绘资质办理相对于其他的资质办理要容易一些,当然想要办理测绘资质,对该资质的整体脉络需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次就分享办理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条件
合法合规的公司主体,对于公司名称原则上无特殊限制,对于公司类型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全民所有制,合伙企业等。对申报测绘资质的公司主体的出资形式有明确界定,目前只能是内资公司。
对于申报主体办公场所面积的要求:甲级测绘资质办公场所不少于600平米,其中档案室不少于50平米;乙级测绘资质办公场所不少于150平米,其中档案室不少于20平米;丙级资质不少于50平米,其中档案室不少于10平米;丁级资质不少于20平米。
要求档案室必须具备三铁一器及六防也就是防强光、防火、防潮、防有害气体、防虫、防盗,且档案室中不能连接外网,对于存储信息数据的电脑应该做物理隔离;另外就是要将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进行上墙且做好后期成果调阅登记处理。
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注册测绘师,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以上人员的证件都需通过正规的评审部门颁发方可有效。
并且所有技术人员需需要满足:毕业证可以网查且学历真实有效;初级职称需大专毕业2或3年以上,本科毕业满1年以上;中级职称需满足大专毕业7年以上,本科毕业满5年以上;高级职称需满足大专毕业满15年以上,本科毕业满10年以上。
二、办理流程到底
流程大概是:单位申请-市经办人初审-市级局长转报-经办人待受理-经办人受理-省经办人审查-省级处长审核-省经办人发证。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省份的资质审核周期不尽相同,整体来说一般是3个月左右能够下证。
甲级资质需要经过三个不同级别的自然资源部门进行审批,最终要到自然资源部;
乙级资质一般是由市自然资源局和省自然资源厅来审批;
丙丁级资质一般是直接由市自然资源局审核,然后转报至省自然资源厅进行签批发证即可。
自然资源局主要干什么的
一、主要职责:
(一)按照规定权限,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制定全县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有关政策措施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负责全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依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
(三)负责全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组织实施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县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
(四)负责全县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组织实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依照有关标准组织考核。按照规定权限,执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全县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战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方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
(六)负责建立全县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政策。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七)负责统筹全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全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提出重大备选项目。
(八)负责组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牵头拟订并实施全县耕地保护制度,负责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组织实施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监督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执行情况。
(九)负责管理全县地质勘查行业和地质工作。拟订全县地质勘查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管理县级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矿产勘查专项。负责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监督管理地下水过量开采及引发的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负责古生物化石的监督管理。
(十)负责全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按照职责权限,负责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及压覆矿产资源报批。负责矿业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承担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优势矿产的调控及相关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十一)负责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负责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监督管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负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负责测量标志保护。
(十二)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组织、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保障工作。
(十三)推动全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发展和对外合作。组织实施全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及创新能力建设,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和信息资料的公共服务。组织开展全县自然资源领域对外交流合作。
(十四)配合国家对县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督察。按照上级安排,组织实施自然资源督察相关工作。依法查处全县自然资源领域重大违法案件。
(十五)承担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审批服务便民化等工作。
(十六)统一领导和管理德昌县林业和草原局。
(十七)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八)职能转变。落实关于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作用,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指引。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创新激励约束并举的制度措施,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精简下放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强化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自然资源管理规则、标准、制度的约束性作用,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评估的便民高效。
(十九)在自然灾害防救方面的职责分工。
县应急管理局与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防震减灾机构等部门要做到各司其职、无缝对接。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救灾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防震减灾机构依法依规承担相关行业领域的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工作及抢险救援的技术保障工作。
1.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牵头组织编制全县综合应急防灾减灾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承担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并落实。承担灾害指挥部工作,负责组织灾害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编制全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指导、协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同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防震减灾局、县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组织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承担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2.县自然资源局负责落实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组织、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保障工作。
3.必要时,县自然资源局可以提请县应急管理局,以县应急指挥机构名义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柘城县国土资源局
柘城县位于商丘市西南部,地处北纬33°55′55″~34°16′35″,东经115°02′18″~115°32′02″之间,辖21个乡(镇),496个行政村,人口100万,土地总面积104145.39公顷。2010年柘城县荣获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林业生态县。2010年柘城县城镇化率达到32%,被河南省命名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十快县”;2010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4亿斤,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李伟峰 党组书记、局长
张辉 党组成员、副局长
郭雨 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松梅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白海彬 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
陈传仲 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
邢思海 副主任科员
李伟峰简介:1965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1989~2004年,在柘城县县委办公室任干事、秘书、秘书科长、副主任;2005年元月,任中共柘城县委委员、慈圣镇党委书记;2009年5月至今,任柘城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柘城县国土资源局现有干部职工201人,内设办公室、用地审批股、土地利用管理股、人事股等9个行政股(室),下设柘城县土地监察大队等15个事业单位,其中,2010年,柘城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柘城县土地监察大队、柘城县土地整理中心分别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局下辖城关、伯岗、岗王、安平、皇集、胡襄、陈青集、惠济、老王集、张桥、梁庄、申桥、大仵、远襄、慈圣、洪恩、牛城、马集、邵园、李原、起台、产业集聚区22个国土资源所。
【土地资源】柘城县土地总面积104145.39公顷,其中,耕地69623.06公顷,园地89.08公顷,林地6690.9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879.0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928.6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863.4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88.14%。
【耕地保护】一是柘城县政府下发了耕地保护考核办法,明确了耕地保护的责任,完善了耕地保护的监督机制。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商丘市政府下达给该县的71549.52公顷耕地和63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层层分解,具体到每个地块和农户,明确了保护责任人和保护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各界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二是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加大耕地补充储备力度。积极调查摸底,查清耕地后备资源家底,建立台账,及时制作补充耕地资料并立项上报,认真实施补充耕地项目。2010年在全市率先完成补充耕地101公顷(1515亩),占市国土资源局下达任务的120%。同时,及时组织上报了2011年补充耕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获得批准并实施后,可补充耕地2130亩。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完成了柘城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获得商丘市政府批准。
【土地利用管理】一是2010年共依法公开出让国有土地54宗,土地面积为878.193亩,为城市发展提供3.0051亿元资金。年度列入保障性住房用地75.79亩全部供应,供应率100%。完成征收实施并移交的国有建设用地609亩,供地率达到85%。同时,按照市国土资源局统一部署,对批而未用土地进行了彻底的专项清查,共清查出批而未用土地12宗,面积598亩,全部处置到位,为市局下达全年处置批而未用土地148亩目标任务的404%。二是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凡工业项目一律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不准在乡镇占用耕地。县国土资源部门为产业集聚区报批土地4800亩。截至2010年底,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24亿元,建有98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三是以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使节约集约用地活动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柘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柘城县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节约集约用地监管格局。以清理工业用地为突破口,建立了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清理处置机制。第一批5个企业(伊阳面业、玉龙超硬、瞳森养殖、泰昆饲料、快活林酒店)因其土地部分闲置或者低效利用,已从产业集聚区被清理出去;原以县新华书店名义圈占的土地被收回并重新出让。同时,在供应土地上,提高进入产业集聚区门槛。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规定的标准对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设工期等节约集约用地指标进行核查,并对批后土地全程跟踪监管,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地籍管理】一是完成了503宗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发证率100%;完成了21.8万宗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发证率88%;二是完成了柘城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农村数据库建设,年底可以完成城镇数据库建设;二次调查成果的确认、验收、汇交工作正在准备。三是做好了测绘市场的管理工作,先后完成了两家测绘资质的初审、上报工作。
【建设用地管理】在柘城追赶型发展态势下,用地的压力特别大。为此,县国土资源局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克服种种困难,抓紧报批土地。2010年共上报土地报件15个批次,面积7134亩,保障了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建设项目及时落地。
【五项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柘城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把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部门形象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抓手,形成了“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昂士气,树形象”的良好机制。一是抓班子。坚持周一例会制度,主要内容:汇报上周分管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本周工作,集中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交流,增强班子成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班子成员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二是带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的良好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考试,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聚人心。不断改善办公条件,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如: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率先开展拓展训练,通过“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等8个项目的训练,熔炼了团队,增强了国土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四是昂士气。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全局先后扎扎实实开展了“追赶型思路大讨论”和“两树一争”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激发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五是树形象。通过在全局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了全局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国土资源部门的良好形象。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是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国土搭台,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较好地推动了项目实施。2010年涉及的3个试点村,新村已经建成,安平镇史洼旧村拆迁完毕并复耕,申桥乡的袁西和胡襄镇的殷洼旧村均拆迁80%,新增耕地面积610亩。二是县政府要求每个乡镇要启动不少于一个村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经过筛选,确定了10个省、市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并经省政府、市政府批准。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98.56公顷,可腾退建设用地指标93.91公顷。
【矿产资源】根据“河南省商丘地区胡襄煤普查”结果,柘城县赋存煤层厚度0.78~9.82米,埋藏深度800~2050米。煤类主要为中等变质一高变质程度的焦煤、瘦煤和贫煤。通过已施工地震和钻孔资料,估算柘城县境内煤炭总资源量为39亿吨,其中1500米以浅(以上)23亿吨。主要分布在慈圣镇、胡襄镇、伯岗、牛城、老王集、大仵、申桥、岗王、邵园、梁庄10个乡镇。
【执法监察】2010年,柘城县国土资源局大力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一是健全了县监察大队、国土所、村协管员三级土地监察网络,明确了工作职责及奖励措施。二是坚持动态巡查制度,明确了巡查职责、巡查的重点及频率、巡查的目的以及制止、报告和查处等问题。2010年,县、乡国土资源部门共巡查达6000余次,发现土地违法523起,及时制止了395起,立案查处83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83个,并及时依法进行了移交。三是开展了对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活动。根据商丘市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文件精神,柘城县委、县政府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整治违章建筑、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的统一行动。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政委,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指挥长,主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国土、公安、住建、规划、监察、执法大队及21个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和私搭乱建行为。清查期间,所有非农业建设项目(县重点项目除外)一律停工待查。对于没有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在建建筑物、构筑物,一律拆除;对于已建成的违法违规用地项目,区分情况,依法处理。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407处,面积5万多平方米。
【 *** 工作】柘城县国土资源局,时刻绷紧确保全县涉土 *** 稳定这根弦不放松,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先后排查不稳定因素43起,及时化解26起,对17起实行局领导分包制度,限期解决。综合运用法律、民调等手段,认真解决接访和排查问题,确保大事不出县、小事不出村,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共办理省厅、市局交办 *** 案件2起,结案率为100%。受理群众行政确权案件7起,结案率为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吴玉法李丽)
什么测绘资质
测绘资质证书实际上就是指企业有能力完成一项工程的证明书。测绘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管理制度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才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否则不得从事该领域的经营活动。
评论已关闭!